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90

年份

2023 13

2022 15

2021 14

2020 13

2019 13

2018 13

2017 16

2016 6

2015 19

2014 5

2013 1

2012 6

2011 2

2010 14

2009 6

2008 2

2007 7

2006 4

2005 3

2004 5

展开 ︾

关键词

D区 2

大规格 2

悬索桥 2

技术创新 2

斜拉桥 2

新冠病毒肺炎 2

1)幂模型 1

1860 MPa等级 1

2R-1C模型;嵌入式系统;参数估计;非迭代方法;二次型 1

3D细胞容器 1

4250 m 1

Beclin-1 1

CAP1400 1

CFRP索斜拉桥 1

CO2 捕集 1

CO2泡沫 1

DPP);分布式功率转换器;开关电容转换器 1

FLT3抑制剂 1

Fitzhugh-Nagumo;混沌;分数阶;磁通量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抑制FLT3 ——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的原型 Review

Meira Yisraeli Salman, Jacob M. Rowe, Nir Weigert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10期   页码 1354-1368 doi: 10.1016/j.eng.2021.05.020

摘要: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现代治疗始于1973年,首例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法的成功随后拯救了大约45%的患者。准确的AML诊断依赖于形态学方法,其最初仅由细胞化学手段辅助。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至少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免疫分型在AML的诊断中几乎不起作用。可靠的细胞遗传学方法的出现为AML的预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核型分析,可以对不同的AML实现分类与分层,以进行各种治疗。借助细胞上抗原标记物的免疫表型鉴定,独特的突变图谱可以里程碑式地进一步对 AML 患者进行分类。所有的这些进展都随着对肿瘤负荷[即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的重要性的理解而成为AML患者管理的关键。MRD的疗效在过去10年迅速发展,其特异性从免疫分型的10-3发展到聚合酶链反应(PCR)的10-4(且仅对于部分AML患者有效),并最终在具有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灵敏度极高的细胞中发展至10-5甚至10-6。所有这些进步都促进了个性化医疗概念的发展,并带来了可以准确用于特定诊断亚型的靶向药物。可以精准预测与测量其响应。这些靶向药物现已成为AML管理的基础,其疗效显著提高,而毒性则显著下降。本文的重点是研究最为深入的AML靶向药物之一——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它影响了AML的预后与治疗。作为已被批准的其他新兴靶向药物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靶向药物的原型,本文将选择性地对FLT3抑制剂展开详细讨论。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靶向治疗     FLT3抑制剂     米哚妥林     吉瑞替     奎扎替        

千米级斜拉桥长架设技术

饶华容,邓惠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3期   页码 71-74

摘要:

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例介绍了千米级斜拉桥斜安装方法及其施工要点。论述了斜的桥面展开、塔端挂设、梁端牵引锚固以及PE保护等长安装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长索桥面的展开采用立式放,梁端牵引锚固采用卷扬机、钢绞线以及张拉杆共同组成的三级组合牵引方式,长在梁端进行。

关键词: 千米级斜拉桥斜     张挂工艺     安装    

斜拉桥的纵桥向风荷载计算方法研究

裴岷山,张喜刚,朱斌,侯斌,刘昌鹏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3期   页码 26-30

摘要:

介绍了苏通大桥在设计过程中专门对斜进行的测力试验情况,并与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斜纵桥向风荷载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关键词: 苏通大桥斜拉桥;斜;纵桥向;风荷载试验    

基于安全评估的普通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结构冗余度对比研究 Article

Khawaja Ali, Hiroshi Katsuchi, Hitoshi Yamada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1期   页码 111-123 doi: 10.1016/j.eng.2020.07.021

摘要:

本研究基于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的安全性评估,为比较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提供了新的观点。由于二者都使用,人们通常认为这两种类型的桥梁具有相同的结构。但是,国际桥梁设计标准规定了二者各自的安全系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释两种类型桥梁之间的结构差异,并通过采用确定性和确定性方法来评估其结构冗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日本现行的设计指南,本文建立了两座桥的三维模型。在达到桥梁模型的平衡状态之后,以参数化方式对的不同安全系数进行了静态分析。最后,采用一阶可靠性方法和蒙特卡洛方法确定了的可靠性指标。此外,随着的安全系数的增加,其结构上的冗余大大增加。

关键词: 斜拉桥     矮塔斜拉桥     冗余         安全系数     可靠性分析    

苏通大桥——主跨1 088米的斜拉桥

游庆仲,何平,董学武,张喜刚,吴寿昌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3期   页码 14-19

摘要:

介绍了苏通大桥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构思,着重对群桩基础承载性能、河床冲刷防护及监测、上部结构施工抗风研究、中跨合龙方案及长悬臂结构施工控制方法等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系统阐述。

关键词: 苏通大桥斜拉桥     基础         钢箱梁         施工控制    

中国钢管混凝土拱桥 Review

郑皆连, 王建军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1期   页码 143-155 doi: 10.1016/j.eng.2017.12.003

摘要: 内容主要包括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建设技术,如钢管拱桁设计、制造与安装,管内混凝土制备与灌注等技术,以世界最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合江长江一桥为工程实例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及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的主要建设技术,如斜扣挂悬拼施工、斜调载、拱肋外包混凝土浇注等,并对广西邕宁邕江大桥和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两个工程实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     扣挂悬拼     真空辅助灌注管内混凝土     调载    

平稳环境振动下桥梁的阻尼识别

Sunjoong Kim, Ho-Kyung Kim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6期   页码 839-844 doi: 10.1016/j.eng.2017.11.002

摘要:
本研究着重于使用平稳的环境振动数据来识别桥梁的阻尼比。我们通常使用基于输入信号的静态白噪声假设的运行模态分析(OMA)来识别使用中的桥梁的阻尼比。然而,大多数桥梁在使用时通常会受到平稳激励,而违反这种基本假设会导致阻尼识别的不确定性。为了处理平稳性,根据测量的响应来计算幅度调制函数,以消除由平稳输入引起的整体趋势。为了提高基于OMA 的阻尼估计的准确性,在提取的平稳过程和平稳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估消除非平稳性的效果。在信号平稳化后,第一竖向模态的阻尼比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会减小。

关键词: 阻尼     运行模态分析     交通导致振动     平稳     信号平稳化     调幅     大桥         悬索    

国产桥梁用1 770 MPa 镀锌钢丝制造技术的研究

丁峰,桑春明,周代义,白柄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3期   页码 57-64

摘要:

重点介绍了宝钢集团公司在苏通大桥斜用高强度镀锌钢丝的研制实践中,通过制造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形成了“双张紧 + 限径模”工艺、“主导工艺 + 微调”整体优化、“三度控制”热镀锌操作等三大关键技术,生产制造出了高强度、低松弛、具有良好扭转性能的国产桥梁斜用高强度(1 770

关键词: 镀锌钢丝     扭转     双张紧     限径模     沙砾抹拭    

CFRP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斜拉桥力学性能分析

方志,任亮,凡凤红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7期   页码 53-59

摘要: polymer, CFRP) 和超高性能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在超大跨度斜拉桥中应用的可行性,以主跨1 008 m的大跨度钢主梁斜拉桥设计方案为例,采用的等强度原则将原桥钢索替换成CFRP,考虑截面刚度、截面应力和局部稳定等要求,将原桥钢主梁替换成RPC主梁,拟订了一座等跨度的CFRP、RPC主梁斜拉桥方案。结果表明:从结构受力性能角度而言,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主梁和CFRP构成千米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的结构体系是可行的。

关键词: 斜拉桥     碳纤维(CFRP)     活性粉末混凝土     力学性能    

表面处理后的气动性能的风洞实验研究

Hiroshi Katsuchi, Hitoshi Yamada, Ippei Sakaki, Eiichi Okado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6期   页码 817-822 doi: 10.1016/j.eng.2017.09.001

摘要:
学界对包括风雨激振(RWIV)和干驰振(DG)在内的斜拉桥的风致振动等的研究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我们会应用机械阻尼器或表面处理来抑制振动。特别是已开发出几种表面处理,包括压痕、纵向平行突起、螺旋角和U 形开槽。最近又开发了一种带螺旋突起的新型空气动力学稳定,这种已被证明具有与锯齿状相似的低阻力系数,并且可以防止表面形成水线。在本研究中,应用风洞实验对这种在各种来流角度和突起尺寸下的RWIV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所有测试风角,螺旋突起对于RWIV 和DG 在空气动力学基础上都能保持稳定,突起尺寸的影响也得到了确认。

关键词: 雨风诱导振动     干式舞动     保持电缆     风洞试验    

悬索桥主缆单元股水平收放技术应用智能放装置研制

沈旺,俞建群,顾庆华,毛优达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7期   页码 4-7

摘要:

介绍了悬索桥主缆单元股放时,针对水平收放技术的一种被动式智能放装置的设计原理、组装和试验,以及在使用此智能放装置后,主缆单元股放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单元    智能     装置    

超低能导爆传爆原理及应用的研究

梅群,沈兆武,周听清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6期   页码 69-72

摘要:

系统地研究了超低能导爆的传爆原理,结合工程实际需要,拓宽应用范围的研究,为深孔土岩爆破的反向起爆提出一种新型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起爆网络。

关键词: 超低能导爆     反向起爆     炸药压死    

港珠澳大桥设计理念及桥梁创新技术

孟凡超,刘明虎,吴伟胜,张革军,张 梁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1期   页码 27-35

摘要:

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概况、建设目标和总体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以“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设计理念和总体原则指导下,设计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创新技术的应用,为提高工程品质、确保设计使用寿命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保障。

关键词: 75 mm预应力粗钢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1 860 MPa斜; 减隔震    

两座大型斜拉桥塔锚固区模型试验及对比研究

刘钊,孟少平,吕志涛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12期   页码 48-54

摘要:

简要介绍了两座大型斜拉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桥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汊桥)塔锚固区的节段足尺模型试验,研究了塔锚固区的抗裂安全系数和极限承载力;同时,还对塔锚固区预应力的合理布置形式、塔节段模型对塔整体的仿真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对于斜拉桥塔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斜拉桥         模型试验     设计研究    

布达宫古建筑的火灾风险分析

庄磊,陆守香,王福亮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3期   页码 76-81

摘要:

利用火灾风险分析的方法对具有重要历史和文物价值的布达宫古建筑进行安全评估。以建筑自身状 况、着火源控制、消防设施配备、人员疏散设施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现状为切入点,对布达宫重点区域作了火灾危险性调查。在此基础上,引入半定量的火灾风险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布达宫古建筑火灾风险水平的 各因素。对体现火灾风险重要性的各参数划分等级并对其进行赋值。通过计算布达宫古建筑部分重点区域的火 灾风险值,分析不同区域的相对火灾风险水平。最后提出一些火灾防治的对策。

关键词: 布达    古建筑     火灾风险分析     半定量     火灾危险度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抑制FLT3 ——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的原型

Meira Yisraeli Salman, Jacob M. Rowe, Nir Weigert

期刊论文

千米级斜拉桥长架设技术

饶华容,邓惠斌

期刊论文

斜拉桥的纵桥向风荷载计算方法研究

裴岷山,张喜刚,朱斌,侯斌,刘昌鹏

期刊论文

基于安全评估的普通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结构冗余度对比研究

Khawaja Ali, Hiroshi Katsuchi, Hitoshi Yamada

期刊论文

苏通大桥——主跨1 088米的斜拉桥

游庆仲,何平,董学武,张喜刚,吴寿昌

期刊论文

中国钢管混凝土拱桥

郑皆连, 王建军

期刊论文

平稳环境振动下桥梁的阻尼识别

Sunjoong Kim, Ho-Kyung Kim

期刊论文

国产桥梁用1 770 MPa 镀锌钢丝制造技术的研究

丁峰,桑春明,周代义,白柄东

期刊论文

CFRP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斜拉桥力学性能分析

方志,任亮,凡凤红

期刊论文

表面处理后的气动性能的风洞实验研究

Hiroshi Katsuchi, Hitoshi Yamada, Ippei Sakaki, Eiichi Okado

期刊论文

悬索桥主缆单元股水平收放技术应用智能放装置研制

沈旺,俞建群,顾庆华,毛优达

期刊论文

超低能导爆传爆原理及应用的研究

梅群,沈兆武,周听清

期刊论文

港珠澳大桥设计理念及桥梁创新技术

孟凡超,刘明虎,吴伟胜,张革军,张 梁

期刊论文

两座大型斜拉桥塔锚固区模型试验及对比研究

刘钊,孟少平,吕志涛

期刊论文

布达宫古建筑的火灾风险分析

庄磊,陆守香,王福亮

期刊论文